一、我县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现状分析
(一)创业带动就业取得的成效
自2011年以来,我县新注册私营企业1200家,个体工商户2681家。自主创业人员年龄30-40岁约占70%,20-30岁约占6%,40-50岁约占24%;人员类别:高校毕业生创业约占3.6%,失业人员创业约占13%,农民工返乡创业约占13%;其中第一产业848家,约占22%,第二产业1903家,约占49%,第三产业1130家,约占29%;共带动就业40201人。
(二)扶持创业带动就业各项政策落实情况
经协调我县地方税务局,我县自2011年以来,共减免各项税费922万元;协调我县工商部门,我县自2011年以来,共减免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40.4万元;一次性创业补贴0.5万元、岗位开发补贴1万元、创业培训补贴12.4万元。
(三)创业载体建设情况
清水创业孵化基地先后筹集投入资金260余万元,修建道路6公里,使基地区域初步实现了路、水、电、通讯和建筑厂房等“六通一平两规范”,以“创造环境,孵化项目,培育企业,吸引人才”为宗旨,在基地建设、技术交流,融资方式,企业发展等方面发挥很好的作用,有力推动了清水镇轴承锻造行业的快速发展。通过创业孵化基地孵化企业1300多家,带动周边乡镇10000余人就业。
(四)创业培训开展情况
自2011年以来,创业培训共培训220人,其中失业人员46人,约占20%;返乡农民工127人,约占57%;高校毕业生25人,约占11%,培训后创业率为89%,创业成功率为40%。
(五)小额担保贷款政策落实情况
2011年以来,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713万元,其中为154名自主创业人员和6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发放小额担保贷款,发放贴息6.6万元,扶持创业企业户数占全部创业户数的4.1%。
(六)创业各项服务开展情况
我县加大创业服务平台建设,充实和完善创业项目库和创业指导专家资源库,及时为劳动者创业提供项目开发、方案设计、开业指导、融资贷款、跟踪扶持等“一条龙”创业服务,定期组织知名专家教授和创业典型为我县创业者免费授课,完善创业指导培训机制,大力促进我县劳动者创业,以创业带动就业,加速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。
(七)鼓励创业带动就业的创新做法
按照“一村一品,一乡一业”的原则,在我县特色产业区成立了织布、轴承、纸箱等创业辅导基地,统一规划场地、统一完善设施、统一技术支持、统一信息服务,大大提高创业的成功率。出台《关于进一步促进全民创新创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》,提高创业积极性,同时为我县劳动者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。
二、当地今年下半年和2014年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目标和计划安排
通过优化我县创业环境、落实创业扶持政策、提升劳动者创业能力,为创业者提供“零障碍、低成本、高效率”服务,加大创业培训力度,指导和促进高校毕业生、失业人员和外出务工返乡人员等群体创业,使更多有创业愿意和创业能力的劳动者成功创业,形成创业带动就业的促进就业体系,充分发挥小额担保贷款促就业的倍增效应,使我县劳动者创业人数和通过创业带动就业人数比2013增加5%。
三、创业带动就业工作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以及建议
(一)创业教育滞后,大多数劳动者没有接受过创业教育,自主创业意识低,创业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大。创业培训师资力量不强、培训质量不高、创业服务不到位、针对性、有效性不强、创业资金短缺等诸多问题,还没有形成为广大城乡创业者提供形式多样、各具特色的创业平台,建议政府应重培训、重服务,提高培训合格率、创业成功率、企业存活率,同时将培训与服务有机结合,形成了更有效促创业的手段和措施,开展有特色、有针对性的创业服务工作。
二是创业环境有待优化。门槛高、壁垒多、办事难等问题还没有很好地解决,创业者面临的较高的创业成本和创业风险,致使许多劳动者不敢贸然进入,同时政策扶持力度不够,存在操作性不强等问题。建议:政府应完善政策,在降低准入门槛、给予场地支持、税收减免和信贷优惠等方面给予创业者大力的政策支持,同时增强执行力,将政策宣传到位,建立强有力的创业政策贯彻实施机制,根据创业者的需求,做好创业带动就业工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