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出家门,就能上岗。如今,在任城区,“就地打工”已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的主要方式。
任城区有7个农村镇街,剩余劳动力达20多万人,为实施“城乡一体、惠民增收”战略,突出解决人多地少制约发展矛盾,任城区委、区政府因地制宜,着力实施“就地打工”战略,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实行“就地消化”、“本地安置”。
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加速产业化、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结合起来,推动劳动力从“转移”向“转化”提升,变“农民”为“工人”。坚持把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加快转型升级主攻方向,实施一批新信息、新材料、新能源、新医药、高端装备制造项目,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,着力培育新信息、新材料、新能源、新医药产业。中科院计算所济宁分所入驻科技中心,碳素综合新型材料、源根石化涂布助剂、卡松科技环保液压油等一批科技含量高、成长性好的项目相继运作落实或建成投产,万达、苏宁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相继落户,充分利用万达广场、江苏大厦、豪德商贸等载体,引驻包括绿地集团、天安家电等品牌商贸500余家,带动了城区周边5个镇街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。
实现民营经济发展新突破,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载体。任城区紧紧围绕装备制造、煤电化工、商贸物流、医药食品等主导产业和新兴战略产业,依托区位、资源等优势,大力引进和培育知名企业,积极为企业实行“保姆式”全程服务。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农村劳动力得到有效转移,让数万余农民有事可干,有利可图。同时,该区还依托农业、林业、水产、畜牧业等资源优势和传统产业基础,定向培育、培训、培养了一批有技术、懂业务的农民工,定期向农民发布招工信息,成立了农民工权益保障中心,通过多种形式向农民工宣传法律法规知识,接受农民工咨询。
发挥小城镇区位优势,实现农村劳动力聚集效应。任城区积极探索以城带乡、城乡一体的城镇化发展路子,基本构建起以任城新区为龙头、小城镇为支撑、新型社区为基础的城镇建设体系。以中心镇建设为重点,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,拉开小城镇发展框架,吸引农民向小城镇聚集。唐口街道是被省委省政府首批命名的小城镇建设中心镇,近年来新建、完善了一批水、电、路、医、学等基础配套设施,有城镇居民小区10处,建有各类楼房77栋,面积28万平方米。已建成城镇面积4平方公里。以城镇服务园区,以园区拉动城镇发展。目前,工业园建设规模已达到6平方公里,入园企业达到13家,其中,投资过30亿元的项目1个,投资过10亿元的项目3个,投资过5亿元以上的项目5个,投资过1亿元的以上的项目4个,形成了板纸、纸箱包装、彩印、兽药、机械制造、矿山机械、木地板、食品、油品加工等主导产业,高标准方便了农村劳动力前来经商、务工。目前,任城区“就地打工”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达到16万余人,从事二、三产业的人数达到14万人,人均年收入达到2.1万元,实现了资源共享、城乡共赢、共谋发展的互利双赢格局。